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个新闻最重要的是真实性丶时效性和吸引力,谢宁需要学的是,如何指导他人写出有吸引力的新闻。
这就不得不提那些说书先生说的故事,总是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不断的反转,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那是正文,陆川现在教的是,如何指导记者写出吸引人的标题。
比如,现代新闻的标题党,越震惊越吸引人。
第61章拜师
「城西有一户人家,婆婆欺压儿媳,儿媳心中不服,却碍于孝道不能反抗,家庭不和谐导致儿子生活不顺!」
「城北有一男子,平日里经常招猫惹狗,调戏别人家的小媳妇,被人家夫君打进了医馆!」
「城外有一农户,家中母猪生了十只小猪仔,经过农户的细心看护,十只小猪仔都养大了,卖猪得了许多银钱。」
「宁哥儿觉着起个什么标题能让大家好奇而去买报纸?」
谢宁呆滞住了,他的报纸,是要这些事儿都印上去吗?会不会太粗俗了?
他以前看的话本小说,很少有讲这些故事,不是才子佳人便是奇闻奇事,连游记也很少会写。
谢宁心里这么想着,嘴上也这么问了出来。
陆川笑道:「宁哥儿莫不是以为我们的报纸是多么高大上的东西?专门给那些文人雅士看的?」
谢宁讶异:「不是吗?」在他的观念里,只有会读书识字的人才会买话本杂记看。
陆川解释:「我们的报纸虽然现在还没有定价,但应该不会很高,三文到五文。这个价格也就够买一两个包子,还是素包子。低廉的价格意味着什么人都能买得起,身居内宅的妇人夫郎丶酒楼扫洒的小二丶街边卖菜的大娘丶走街串巷的小贩,只要懂一两个字,他们就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即便他们不识字,身边也会有识字的人,听到标题感兴趣了,就会买回去让人读出来。」
京城及其周边,因为靠近京城,识字的人还挺多的,像花溪村,识字的人就占了一半。能在城里讨生活做生意的,如店小二,基本都会几个字。
「报纸的售价低廉,我们需要薄利多销,才能够回本。京城正经的读书人才多少,广大的平民群体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平日里传播最广的八卦,就是这些家长里短。人家不爱听,能传播得那么广吗?」
谢宁想想好像也有道理,他以前参加的一些宴会,除了正经社交,大多数时候好像都是在说别人家的八卦丑事,越劲爆说得越起劲。
说到这里,陆川朝谢宁眨了一下眼,声音放小:「其实男人也爱听这种八卦。」
面对谢宁惊讶的眼神,陆川不自在地咳了一声,说:「大家都是人,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嘛!」
谢宁想了一下,报纸的定位是广大百姓,比起只在读书人中流传,还是把报纸卖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诱惑力。
谢宁很快就转变了自己的思维,反正奇闻轶事他爱看,民间市井八卦他也喜欢听。
况且京城中哪里有这么多读书人的新鲜事发生,他的新闻需要新奇真实的故事,还是得扩大寻找新闻的范围,不然也没那么多事例。写百姓之事,也是在了解民生。
做好决定后,谢宁也不犹豫,很快就接受了。
「那我应该怎么做?」
陆川微抬下巴,示意他看桌上的事例。
「你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先学着怎么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吧。」作为主编,他可以不会写小说,但新闻稿是一定要会写的。
报纸在大安朝还是个新鲜东西,什么都得摸索着来。陆川在现代也不是从事这一方面工作的,只能给谢宁说说报纸应该是怎样的,具体怎么操作,还得谢宁自己来。
「就上面的事例,给他们取个吸引人的标题吧。」
谢宁皱眉,婆婆欺压儿媳丶男子调戏小媳妇反被打了丶母猪一胎生十个,这该怎么取标题啊!
谢宁想了许久,还是没有头绪,没有接受过信息轰炸的他,只会直接了当把内容当标题。
可那还有什么吸引力,大家一听标题就知道了故事内容,哪里还会为这个而花钱买报纸。
琢磨了半天,谢宁只憋出了几个循规蹈矩的标题,果然毫无新意,被陆川一票否决了。
接着陆川就开始教他写出一个震惊的标题。比如:
「往日风度翩翩丶玉树临风的公子哥,最近头发凌乱丶衣衫不洁丶面容沧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后妈文对照崽不干了[七零] 女配,化为流星吧! 绝品斗神 清穿之爷的妻妾有秘密 我觊春雪(重生) [网王]上吧,龙马 每次睡醒都在拯救世界 重生之学神 忍冬逢春时(重生) [星际]王权继承 老公大人坏坏哒 周公的任务 清穿之十福晋日常 影后在晋江写文 怀了头龙崽子怎么办 女配死后他们高攀不起 恋恋不忘 第一美人当配第一剑客 炮灰的心愿[快穿] 穿成权臣的早逝未婚妻
...
...
一个浑浑噩噩的少年,在阳台吹风不小心掉了下去,死过一次的他,决定开始改变,故事从这里开始,他就是林浩...
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来自现代的灵魂,入主王侯之家,却命悬一线君王之路,前狼后虎,他将何去何从!大争之世,群雄并起,谁能主宰沉浮!魏无忌寡人这辈子只信刀剑说话,管你诸侯还是天子,不服的有种就站出来。本书群号327625454PS本书...
...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